郵政博物館
- 作者:時刻編輯
- 發佈時間:OCT 6, 2013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收集過郵票呢?
就在臺北植物園附近,有棟非常大的郵局,由郵局旁的大門進入這棟建築就可以來到郵政博物館。
由設在一樓的小賣部購買代替門票的明信片就可以入內參觀,而博物館的主要展區則是設在三樓至六樓。
搭電梯上到六樓慢慢向下參觀,位在六樓的特展室,有著不定期跟換的展覽主題。
現在以松柏長春為主題的敬老郵展,展示了許多郵壇耆老收藏的郵票及以敬老為主題的郵票。
下到以郵票世界為主題的五樓,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以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為樣本的浮雕。
五樓除了介紹著郵票製作流程及集郵使用器具之外,也展示著像世界第一枚郵票或是中華郵政收藏單價最高的郵票這些稀少並價值連成的特殊郵票。
而走進獨立在旁邊一間的各國郵票展覽室,拉開一面一面的展示架,可以看到世界各國不同的郵票。中間的透明展示櫃則是展示著許多具有紀念價值的特殊郵票。
有著郵局公仔的四樓,除了展示許多款郵局的公仔之外。也用大量的模型場景介紹著信件收寄、封發、運輸、投遞的過程。
國內第一部的自動電子分信機則是展示在場景模型後方的一角。詳盡的運作流程介紹,讓龐大的機器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機械感。
下到三樓則是介紹著郵局發展的歷史,並展示著郵局歷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模型,還有各式郵筒跟退役下來的古老器具。
看著這些有著不同功能的特殊機臺,讓人很難想像,不過是寄出一封信件或包裹,是需要經過這多器具的幫忙和協助才能到達收件人的手上。
在這個E-mail當道的時代,大家有多久沒有收到實體信件了呢?來郵政博物館走走,了解一下臺灣郵證發展及傳統信件在郵局內部的轉發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