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我在做什麼?」這 3 個 W 不斷在爬山路途中浮現,原以為先前爬的煙囪稜差不多是人生登山的極限,沒想到這次的加羅湖才是認真的登山呀!上次根本就是健行啊!加羅湖被很多山友稱之為百岳的練習場,不過對於一個臨時抱佛腳在一個月前才開始訓練的我而言,加羅湖差不多就是煙囪稜難度X10、絕望程度X10、痠痛程度X10…...從行前準備就可以洋洋灑灑再寫一篇登加羅湖知識文,這兩天一夜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想出發挑戰的你絕對必看!
如果挑戰加羅湖之前,想先比較一下我所感知的難易程度,也想知道煙囪稜到底在幹嘛?怎麼爬?有什麼看點?新手可以挑戰嗎?可以先看以下這篇,
位在宜蘭的加羅湖,海拔約 1100~2260 公尺,單程約 8.8 公里,屬於中級山,在加羅山四周連同加羅湖數個湖泊被稱為高山上散落的珍珠,其中加羅湖的面積最為廣闊,其長度約為 300 公尺,寬約 150 公尺。想必近期許多山友們一直被加羅湖的美景燒到,但想要看見這些美麗湖泊,必須先經歷重重考驗(對於沒在運動的新手而言,確實是考驗!)
出發前自己須做哪些準備?
本次我們所參與的行程會提供:
加羅湖的四季林道柵欄處,在此之前是可以開車過來的哦!旁邊草叢區可以先小解一下。這位美麗水水是這次時刻旅行同行夥伴(長期穩定運動)。
有在運動的夥伴再加上影音編輯(沒在運動)、我(出發前一個月才開始運動)以及兩位教練,為這次爬山隊伍,然而,我們好巧不巧的選擇農曆七月十五日上山。上山路段大致依序可分為健行區、石頭路、巨木區、泥濘區、芒草區,最後抵達加羅湖畔。
一開始,是一般的林業道路,還算好走,教練建議這時能走多慢就多慢,讓身體可以漸漸熟悉並慢慢調整呼吸,走著走著就來到台灣杉林區。
瑜伽達人不免俗的來一張。
在山林之下看到幾瓶酒瓶和石頭上幾顆檳榔,教練說明這可能是其他山友進行入山儀式所留下。
一聽到入山儀式,我們也趕緊拿出糧食和水,一同向山神祈福登山平安順利。
向山神祈福完開始啟程,林相的變換,從落葉鋪滿的林道也慢慢變成石頭路,這時不合腳的雨鞋走起來有點吃力,腳踝不時會拐到,果然其他山友說的是真的,建議還是要穿護踝啊!以降低扭傷的可能。
有一段石子路,行走時請小心。
沿途教練也介紹著平地少見的植物,教練說明這是地衣的一種,是環境與空氣品質指標。
水鴨腳的莖吸起來有酸甜味道,生津解渴!
雨時下時停的天氣,使空氣格外清新,但也讓身體的不適感加劇,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汗水、雨水交織,還可能交雜了一些淚水(?)接近中午,體力漸漸疲憊,沒在運動的夥伴出現大腿抽筋的情況,於是教練們找了一處空地紮營,休息也滿足口腹之欲。
快速搭起帳避雨,享用午餐。
熱呼呼的奶茶有如蠻牛,喝下去精神百倍啦!
恢復體力趕緊出發繼續趕路囉!希望可以在天黑前抵達加羅湖,繼續前行,看見一間工人休息的小屋,不久後,就可以聽見潺潺流水聲,緊接著就看到加納富溪囉!要到加羅湖,就得走過這條溪水,這時慶幸著自己是穿著雨鞋,可以腳不濕的走到河的彼方。由於不建議直接飲用加羅湖的水,因此有許多山友會於加納富溪將水裝滿。
終於看到加羅湖指示牌了,一定要來一張。
山的美不用多說,眼見為憑。
溯溪路段,不要懷疑,我們就是要越過加納富溪,到達彼岸,注意!部分石頭濕滑請小心行走。
喜歡玩水的夥伴們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清涼又消暑。
越過河床不久後,準備來到重頭戲,最累也最耗體力的巨木區,從四季林道柵欄處走到巨木區約 4.3 公里,但這裡距離加羅湖還有 2.9 公里,不過痛苦的才正要開始,因為你的體力已或多或少因前面的路途而有消耗,而又將面臨不斷的陡升,身後那厚重的背包也將更顯負擔。
在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多麽的渺小。
接下來約莫 2 公里的路段會是這樣的地形,樹根盤根錯節在坡上形成一個個踩踏點,善用登山仗將會省不少力氣。
巨木旁的告示牌,標示著太加縱走路線。
這一段巨木區我稱之為地獄車輪戰,沒完沒了的陡升路段,不時會需要手腳併用,不時會遇到倒木,需要用盡全身力氣,像隻猴子跨過或攀越過去,每一步都是考驗,而這時盡量走小步以減少體力消逝,不過也有人選擇在巨木區旁的營地,先紮營過一晚,備足體力再出發。
林務局在每 100 公尺會設置這樣的編號標誌,不過當你爆累的時候,看到這標誌只會爆氣,會覺得明明自己好像爬了 1 公里,卻只前進 200 公尺而已,還以為是七月半鬼打牆掉入黑洞的平行時空裡。而有在運動的夥伴也像在與我們相隔很遠的平行時空裡,她覺得這巨木區是整段路途最有趣的路段。
在難爬的陡升之間會有平台可以給大家喘氣休息。
像是掉入黑洞般的我們,這說長不長的巨木區我們竟然走到天黑,到了最後一個休息平台,時間是晚上 7 點半,原先預計天黑前可以抵達加羅湖,沒想到竟要摸黑上山,當把頭燈拿出來的那一刻,除了絕望還是絕望,農曆七月半上山,比鬼更可怕的是走不完的山路啊!
在進入芒草區之前有數個泥濘路段,泥濘深度不一,踏出步伐前可以先以登山杖測試深度及軟度,接下來進入的芒草區,請記得身著長袖、戴手套,否則可能被高過頭的芒草劃傷,如果沒有手套,也可以將背包往前揹,將手伸進背包套裡,多一層保護。
入夜時,你的頭燈將成為「聚寶盆」,所有趨光性的蟲類將向你頭上撲來,除了注意不要吃到蟲外,入夜視線不佳,還須注意腳下的步伐。
入夜進入芒草區的我們,教練還協助砍除雜草,好讓我們行走。
芒草高過頭,路線大多明顯可分辨,也有其他山友在地上綁起繩索,提供路線指引,以避免迷路,但要注意避免被絆倒。圖為隔天返程拍攝。
行走泥濘區時可以先用登山仗測試泥濘的深度及硬度,以免深陷泥濘中,這時又再度慶幸自己是穿著雨鞋。圖為隔天返程拍攝。
最後終於抵達海拔 2,242 公尺的加羅湖了,「媽!我做到了!」雖然這時什麼湖什麼珍珠都看不到,但是竟然有煮好、熱騰騰的飯菜還有薑湯,可以直接哭了!連帳篷也都搭好了!
暖呼呼的薑湯直接療癒身心。
有飯、有魚、有肉、有菜、有熱湯,沒想到在山上可以吃得這麼豐盛。
感謝辛苦的協力單位把水、食材、帳篷揹上山來。
一整夜雨下個不停,雨落在帳篷上,伴著滴答滴答聲入睡,擔憂著會不會淹水?隔天會不會還繼續下著?加羅湖會不會就這樣不美了......
隔天一早,被太陽曬醒,激動地打開帳篷,終於見到加羅湖的廬山真面目,陽光灑落的湖面閃閃發亮,並倒映湖邊草木,似乎可以明白為何加羅湖被稱為散落的珍珠,不過太陽也只是短暫,瞬間飄來的霧氣好似山嵐,雨水讓湖面掀起漣漪,短短一小時內看到加羅湖的不同面貌,實在幸運!
在湖景第一排搭起帳篷,打開帳篷就能欣賞如夢似幻的風光,前一日的疲憊好似都不算什麼了。
不管是晴是雨,加羅湖各有不同的美貌。(台灣走透提供)
「那天我在山上遇到加羅湖水怪」,可以自行帶個小道具,為此行增添點樂趣。
享用完美味的早餐,再次整裝出發,前往昨夜沒欣賞的美景一探究竟,與上山不同,因糧食與水減量,裝備變輕了,下山的腳步更為輕盈,只不過因前夜雨勢,路面相當濕滑,須更為小心。
在山與海之間,一定有許多人毫不猶豫選擇大海,會覺得登山是個折磨,讓自己像個苦行僧,不過其實仔細回味會發現登山其實挺有趣的,在沒有訊號、沒有網路的環境下,迫使自己放下手機好好欣賞山林間的恬靜;不像日常生活,忘記帶的東西,回家拿就好,甚至花錢就可以輕易買到,上山就要為自己決定揹帶的裝備,付出代價,這次沒帶的、多帶的,成為下次旅程的裝備清單;肩併著肩與夥伴聊天,一起分享著口糧、麵包、茶包等等,就連豬排口味的多力多滋都可以成為救贖......
你問我會不會再次登山?
我想如果鍛鍊好體力,我還是會再次向山裡走去,然後一定帶上奶茶(笑)。
其中一顆散落的珍珠:偉蛋池,湖邊散落的枯木別有意境。
因前夜的雨導致根系相當濕滑,盡量踩在凹坑處較為安全。
「 天啊,快要來不及了!!」趕時間的時候,精神會處於一個極度緊繃的狀態,當別人只要稍微煩你一下,理智線就可能因此而斷…
台北車站是台灣最大的交通節點,也是台北延伸前往其他地區的起點,複雜的交通網路不僅帶動了都市發展,也連帶的帶起了周邊的…
如果來台北沒有走一趟大稻埕,就跟你去台南不走老街,去新竹不吃米粉,去日月潭不喝紅茶一樣奇怪啊!(誤欸逗,這樣說是有點…
台南的夜間景色其實是體現出另一種的人文風景之美 ◦ 入夜後,華燈初上,人影交織,城區內的百年巷弄與廟宇亮起點點燈光, 整
「 天啊!我到底該往哪裡走?!(怒) 」通往桃園機場捷運的指標各處都有,是不是眼花撩亂到讓你快崩潰了?(恩,我崩潰了…
身為台北人後山的陽明山,是許多人假日踏青族的最愛。除了一年四季均可賞花外,還能至步道走走感受大自然,最重要的是還能泡溫泉紓壓。從靜態到動態一併包辦,這麼一座萬能的山,你怎能不愛它呢?喂,假日別待在家裡追劇了,偶爾出趟小遠門,搭公車一路遊,讓大自然來好好療癒身心吧!
「還有 20 分鐘,從台北車站/公車站走到台北轉運站應該綽綽有餘吧!」一邊這麽想著,一邊迷失在轉運站周邊複雜的路線裡,幸…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