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南邊,及康定路、廣州街交會處,正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所在地。剝皮寮歷史街區在 2003 年開始修復,直至 2009 年修復完成正式對外開放,混合著不同時代的建築特色,建築匯聚時代的縮影,也是最好的說書人,漫步在城市裡的古老之徑,想要認識艋舺的歷史,那麼必來這裡走一遭。
剝皮寮歷史街區可說是歷史的活標本,在這裡可以看見橫跨清代、日治時期到戰後三階段的建築,歲月的痕跡在這些建築上表露無遺,在部分街屋空間裡還可看見不同時代修繕房屋的材料,大至街屋立面、圓柱、亭仔腳(騎樓)設計,小至紅磚、花磚、洗石子,處處都是歷史的軌跡。
從街屋外觀可以看見洋房的建築特色以及精美的雕刻裝飾。
走進歷史街區,可以看見地面上排滿上頭標有 TR 字母的磚頭,過去運用 TR 磚蓋房子可是代表屋主財力雄厚哦!
剝皮寮這名字由來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其實跟剝獸皮、剝樹皮等等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從舊地名演變而來,在清代,這裡被稱為「福皮寮」、「福地寮」,到了日治時期,還有「北皮寮街」之名,有種說法是因為諧音的關係,才變成今天的「剝皮寮」。
手繪的電影海報格外有時代的味道。
剝皮寮的街屋與大稻埕相似,屬於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店屋進深長,為「二進一過水」的形式,前面作為店舖、後方為住家,或者一樓為店舖、二樓為住家使用,中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不僅可增強室內採光、通風,也常做為廚房、廁所使用。
真心覺得房屋有天井設計超棒的。
雖然街屋形式和大稻埕相似,但經營模式卻不太一樣,不同於大稻埕多以店家經營,剝皮寮歷史街區反而將老屋作為策展空間,談艋舺在地的文化生活、藝術工作者為空間注入新火花。
每一間老屋,都有不同的策展主題。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是剝皮寮歷史街區活化再利用的經營團隊,中心內亦有多樣的展覽主題,從剝皮寮的故事、台灣教育發展的進程,至台灣醫療發展的歷史,透過相關的鄉土活動以及導覽解說服務,讓旅客可以更進一步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
這跟前面第一張照片可不是同一張,這是昆明街、廣州街交叉路口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唷!
剝皮寮在日治時期被劃入一旁老松國小的學校用地,此照片右方便是老松國小,左側即是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裡,可以看許多歷史的軌跡、時代的眼淚。
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長板凳上,享受歲月靜好的生活。
目前剝皮寮歷史街區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等方式,將這塊老城活化,甚至也成了電影拍攝場地,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駐足參觀,透過導覽員的深度介紹,得以一窺艋舺這段老歷史。
延伸閱讀:台北・龍山寺|求姻緣必拜!萬華龍山寺的參拜順序及如何求籤、拜月老攻略
定時導覽:週六、日 10:30、14:30 兩場次,請於開場前 10 分鐘向鄉土教育中心服務台登記(萬華區廣州街 101 號),導覽開始前,現場也會廣播通知。
團體導覽:人數為 15 人以上, 90 人以下,依據參觀人數分組進行。週二至週五 09:00、10:30、13:30、15:00。預約團體至少請於 7 天前,於鄉土教育中心網站上填寫「團體預約參觀申請表」,填妥申請表後本中心將傳真或 E-MAIL「確認回函」回覆,即預約成功。
導覽內容:剝皮寮歷史街區巡禮、 台灣醫療的發展、台灣傳統與現代教育及剝皮寮的故事。
導覽時間:90 分鐘
火車:萬華火車站-左轉沿著康定路步行10分鐘
高鐵:臺北站-轉搭臺北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
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 3 號出口(右轉沿著康定路步行 3 分鐘)、1 號出口(右轉沿著廣州街步行 5 分鐘)
公車:
「 天啊,快要來不及了!!」趕時間的時候,精神會處於一個極度緊繃的狀態,當別人只要稍微煩你一下,理智線就可能因此而斷…
台北車站是台灣最大的交通節點,也是台北延伸前往其他地區的起點,複雜的交通網路不僅帶動了都市發展,也連帶的帶起了周邊的…
如果來台北沒有走一趟大稻埕,就跟你去台南不走老街,去新竹不吃米粉,去日月潭不喝紅茶一樣奇怪啊!(誤欸逗,這樣說是有點…
台南的夜間景色其實是體現出另一種的人文風景之美 ◦ 入夜後,華燈初上,人影交織,城區內的百年巷弄與廟宇亮起點點燈光, 整
身為台北人後山的陽明山,是許多人假日踏青族的最愛。除了一年四季均可賞花外,還能至步道走走感受大自然,最重要的是還能泡溫泉紓壓。從靜態到動態一併包辦,這麼一座萬能的山,你怎能不愛它呢?喂,假日別待在家裡追劇了,偶爾出趟小遠門,搭公車一路遊,讓大自然來好好療癒身心吧!
「 天啊!我到底該往哪裡走?!(怒) 」通往桃園機場捷運的指標各處都有,是不是眼花撩亂到讓你快崩潰了?(恩,我崩潰了…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
「還有 20 分鐘,從台北車站/公車站走到台北轉運站應該綽綽有餘吧!」一邊這麽想著,一邊迷失在轉運站周邊複雜的路線裡,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