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哨船頭」的義二路上,有間很有特色的建築,基隆在地畫家王傑老師「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書中稱之的「可愛魚板屋」,在日治時期是「松元蒲鉾店」(蒲鉾為魚板的意思,註1),松元魚板屋現在只保留半棟的歷史建築,承接的「松元魚板屋 衣旅」是間充滿風格旅行的服飾概念店,融合在地文化,付予這個空間更多活力,也讓老房子的故事得以延續!











註1:「蒲鉾(かまぼこ)」是將魚肉搗碎磨成糊狀後,置於日本冷杉或白檜等較無氣味的木板上成型,然後經過蒸或烤等工序即製成蒲鉾。(摘自維基百科)
註2:雖說資料大多寫為大正2年所建,但大正2年所建的建物應為現在的洋城義大利餐廳(前身為岸田吳服店),魚板屋大約是在大正6年~7年間(西元1917~1918年)建置,當時是全木造的房子,魚板屋生意越做越好之後,在昭和6年(西元1932年)改建成有立體拼花磁磚的樣子(小李口述)
延伸閱讀:時空旅人,詳細介紹義二路過去風華(照片有以前尚未改建的魚板屋)

在基隆「哨船頭」的義二路上,有間很有特色的建築,基隆在地畫家王傑老師「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書中稱之的「可愛魚板屋」,在日治時期是「松元蒲鉾店」(蒲鉾為魚板的意思,註1),松元魚板屋現在只保留半棟的歷史建築,承接的「松元魚板屋 衣旅」是間充滿風格旅行的服飾概念店,融合在地文化,付予這個空間更多活力,也讓老房子的故事得以延續!











註1:「蒲鉾(かまぼこ)」是將魚肉搗碎磨成糊狀後,置於日本冷杉或白檜等較無氣味的木板上成型,然後經過蒸或烤等工序即製成蒲鉾。(摘自維基百科)
註2:雖說資料大多寫為大正2年所建,但大正2年所建的建物應為現在的洋城義大利餐廳(前身為岸田吳服店),魚板屋大約是在大正6年~7年間(西元1917~1918年)建置,當時是全木造的房子,魚板屋生意越做越好之後,在昭和6年(西元1932年)改建成有立體拼花磁磚的樣子(小李口述)
延伸閱讀:時空旅人,詳細介紹義二路過去風華(照片有以前尚未改建的魚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