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不想去戶外曬太陽,就到室內吹冷起看展吧!夏季也很容易下午後雷陣雨,雨天逛展也是最棒的行程之一~這次要介紹 6 個超好拍的「 藝文空間 」除了會不定期更換展覽,還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藝術家作品,藝廊的空間也有設計感,讓我們一起走進藝術的世界吧!
隱身在基隆路上的美術館,有兩三層樓高的清水模建築,看起來特別壯觀,是由台灣當代藝術家 KEA TSAI 為代表的「 DOPENESS ART LAB 」成立的第二間潮流藝廊 NEXX ASIA,成為亞洲藝術的重要據點。一樓有兩個展間,水泥質感的灰色地板、純白的牆面和玻璃窗戶設計,讓自然採光可以直接照射進來,完美的襯托藝術作品,也讓參觀者可以很輕鬆自在的看展,而且展覽都是免費的,很適合假日來逛逛!
當前展覽:【THE WILD IN US】
理善義聚空間是是理周集團所成立的,希望大家能輕鬆自在進行『對話』的空間。以自由的各種型態在空間作對等的思想交換。全白的藝術空間走到底有一扇玻璃大窗,窗外滿是路樹綠梢。未來也會持續透過議題式的策展融入永續理念,規劃須多精彩的藝文展覽。
當前展覽:【ART LIVES FOREVER】
過去展覽:【 Glimpse of Her 】、【夜間旅行】
微風南山在3F設立一個展覽空間,會不定期有藝廊進駐的開放式展間,逛街的時候還可以一起看展!展間透過許多鏡子做空間的設計,讓看展時又多了更多的角度可以去欣賞作品。這一期是由畫廊品牌「 333Gallery 」進駐,由台灣百年家族「霧峰林家」創立的,畫廊透過年度策展,除了代理許多國際藝術家的作品之外,也有許多不少台灣本土的藝術創作,希望可以更加拓展台灣藝術到國際舞台,推動國際和台灣藝術家。
當前展覽:【 Nathan Paddison “𝐖𝐡𝐨 𝐀𝐢𝐫 𝐌𝐲?” 】
過去展覽:【 朱晨維微風首場個展「 IN FLAMES 」】
位於松山菸廠對面的藝廊兼咖啡廳,畫廊包含當代藝術、普普藝術、和街頭藝術家的作品,展場內還有規劃外帶咖啡區 coffee by U 可以 一邊買杯咖啡一邊逛展覽,希望可以透過像咖啡廳的藝文空間,讓大家了解藝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去完松菸之後可以放慢腳步到對面的 Contemporary by U 逛逛展,讓生活不要錯過美好的事物~
當前展覽:【虛實之間—浸透夢境前的清醒】
近期大熱門的忠泰樂生活,是忠泰建設集團建立的大直新商場,有高達 95 間的品牌進駐,建築以「基隆河」歷史為發想設計,有如航行於河道的郵輪,在立面階梯裝的連續開口可以讓戶外的風景延伸的每一層的展場空間!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日本知名跨界花卉藝術家首度來台舉辦《東信展:繁花.時敘》展以及與乖乖、眠豆腐等 8 個品牌聯名合作的《 Uncanny Market 》怪奇世界的求生指南展。
當前展覽:【東信展:繁花.時敘】、【《 Uncanny Market 》怪奇世界的求生指南展】
忠泰美術館原本是一間廢棄台鐵倉庫廠房,搖身一變成為一座有保存期限的「明日博物館」,由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操刀,一樓進去是挑高的空間,讓展間延伸出來迎接客人,天花板是單純的白牆,細緻地規劃了格柵的形狀與間隔,整個建築都運用相同基調的樣式,透過樓梯引導觀眾往上移至展覽空間。希望可以用展覽、建築、設計的概念思維,引領大家思考明天更好的想像。前陣子超熱門的展覽【感知現場】就是在忠泰美術館展出!
當前展覽:【生而為人】
過去展覽:【感知現場】、【現形記】
延伸閱讀:
台北車站這一帶的咖啡廳大多以連鎖咖啡店為主,像是星巴克、怡客、伯朗咖啡或是露易莎咖啡等,不過往北門或是西門町方向走,就會有越來越多不錯的獨立咖啡廳,例如位在延平南路上的鬧咖啡,就是我近期去過最適合工作的咖啡廳了。
每個基隆人都有一套去台北最快的方式,搭火車、搭客運,搭公車轉火車⋯⋯。每次到新環境,「住基隆好遠」、「不知道怎麼去基隆耶」諸如此類的發問出現;不過,基隆到台北真的不遠啦!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基隆-台北交通攻略,除了搭火車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到基隆?搭車時間要多久?另外,再加碼「2022 基隆城市博覽會」行程簡介與交通資訊,不如這週末馬上出發,一起來認識這個「起點城市」基隆吧!
2018 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以水上活動為主軸,讓大人找回童心、小孩童心大爆發,不管任何年齡都可以感受到童玩節的魅力。
對奇美來說,既然立意是要分享藝術, 那麼與其用鉅額買下一幅名畫、名作、收藏品, 倒不如用同樣一筆錢,買下各個時期具代表性的藝術品, 讓整個西洋的藝術史完整呈現, 這樣,也才能拉近藝術品與人的距離, 讓人聽得懂、看得懂。
在今年初甫開幕就引爆參觀熱潮的奇美博物館, 已經成為目前台南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不僅平日有著誇張的排隊人潮,到了假日更是一票難求, 究竟這座在舊台糖土地平地而起的歐式建築哪裡好看? 小編將分成室內跟戶外兩篇來做介紹。
蓋一座氣勢磅礡的奇美博物館,需要幾個步驟: 第一步,台糖公司必須捐出40公頃的地, 第二步,奇美必須進駐, 第三步,接任的地方首長政策必須無縫接軌。 這三步,走了10幾年, 歷經公部門預算一度腰斬、奇美企業經費不足、首長更動後的適應期, 終於在今年,以令人驚豔的迷人風貌, 展現在台灣人的面前。
花博公園旁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不管是外圍還是內部的展覽,每個角落都充滿藝術氣息,讓你目光停不下來,快門也停不下來!
古人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人的學識淵博。 那我們除了學生時代在課本上學習之外,還可以去哪裡了解天文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