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花博公園-美術園區
- 作者:時刻小編
- 發佈時間:MAR 7, 2014

花博公園-美術園區
逛完圓山園區之後,通過天橋可以來到美術園區。
美術園區的氛圍與圓山園區截然不同,多了些沈靜的氣息,更準確來說,彌漫著藝術氛圍。
從天橋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座相當有特色的建築,這是原民風味館。2010年花博展期間,是以販售花博紀念品為主,花博結束後,將其規劃成原民風味館,希望各界至花博公園參觀的遊客都可以認識到臺灣原住民文化的瑰麗。
由於三月正在整修,因此沒有對外開放,相當可惜,但四月就會重新開放囉!屆時小編一定會去參觀的。
布農族傳統房舍
邵族傳統房舍
往後走,有各族的傳統房屋模型,各具特色,而各族的建造模式也不太一樣,布農族的房屋之建材與勞力多半由建屋者的父系氏族以及部落內的男性族群;而邵族則是由全族,不分男女,依照交換工的方式共同完成。
這是放置腳踏車的嗎?
原住民形象的裝置藝術,仔細一看,他們的眼神都不一樣。
放"銅羊"的"鋼鐵人"?怎麼有種綠野仙蹤的FU。
原民風味館的左手邊,有著美術館,是臺灣首座現代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分享
再往前一些,會看見臺北故事館,臺北故事館以推廣古蹟再利用與臺灣生活文化為主,目前正在舉辦算命特展,先前小編參觀後覺得非常有趣,若不趕時間的話,建議可以到裡面參觀一下喔!
臺北故事館分享
依照指示走,來到了一大圓形廣場,在這裡,無論是要舉辦室外音樂會或玩團康活動,皆相當適合。
下雨天也不用擔心,美術園區也有具屋頂的長廊;天氣炎熱時,亦成為躲避炙熱陽光的好地方。
花之隧道,連接著美術園區以及新生園區。
隧道口的樹造型,看來,造景工作人員應該很喜歡怪獸電力公司裡面的大眼仔。
隧道的建築體上,繞著許多七彩燈,若是晚上漫步在隧道內,浪漫滿分。
太陽橋,頂部擁有44片太陽能光電板,還有176套LED燈提供橋樑夜間照明,具有環保潔凈水資源功能並能達到節約能源的使用概念。
經過太陽橋後,順著指示走,就可以到達新生園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