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別哭 - 寵物中途之家,給牠一杯咖啡的時間
- 作者:Rays 瑞式
- 發佈時間:AUG 5, 2015

(2022/12/9 Putting 更新)
推開門走進去,不是店員上前來招呼你,
低頭一看,而是一隻輕搖著尾巴的小狗看著你。
他的名字叫斑斑,
不均勻的黃色斑點灑在他的身上,所以叫斑斑,
但就跟所有浪浪一樣,每隻浪浪後面都有個血淚斑斑的故事。
「浪浪」,是通稱所有流浪動物們的親暱綽號,
在他們還沒有家前、
在他們還沒有主人前、
在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前。
一個很可愛但又意義深重的代稱,浪人的浪呀,流浪的浪呀!
這是一間寵物中途之家餐廳,它叫「浪浪別哭」。
從阿河到浪浪
「阿河別哭」是浪浪別哭的前身,
有沒有對這個名字感覺到很熟悉?
2014 年 12 月 26 日,一隻河馬在運送的過程中受到驚嚇,從運送的貨櫃氣孔跳出受傷,在車禍現場流淚的畫面,經新聞報導後受到全臺灣人民的關注。
三天後,12 月 29 日,被大家暱稱為「阿河」的河馬過世了。
這件事情,引起了臺灣人民對於動物不友善環境的檢討與反省,
眾多迴響與討論中,「阿河別哭」的臉書粉絲團就是一個發聲平台。
在事件中,它讓大家知道第一手的消息,
在事件後,它同樣繼續讓大家知道,
在我們的無知下,我們周遭會出現的動物,是被我們怎樣的對待。
2015 年 3 月,「阿河別哭」粉絲團發起成員之一 Allen,
在臺北後火車站,華陰街 24 巷口,
發現了一間被遺忘的老屋,聽了一段快要消失的故事。
「從年輕時就愛動物的老奶奶,刻意選了一樓的透天厝定居,為的是餵養附近的浪浪。奶奶年邁了,被迫離開老屋搬到兒子家養老,奶奶無法安心地去兒子家享受天倫之樂,她擔心著浪浪,也捨不得一屋子的回憶。我們租下了這棟三層老屋,答應奶奶延續她對這屋子裡的情感。」(截自浪浪別哭粉絲團介紹)
從那時候開始,「阿河別哭」改名為「浪浪別哭」,
「浪浪別哭」想做更多的事,
寵物中途之家代領養,就是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我們之間沒有欄杆
臺灣電影「十二夜」,描述動物收容所裡的流浪狗,最後短暫的十二天生命,
在此之後,臺灣社會對於流浪動物的關懷與重視,逐漸提高。
「以認養代替購買」
「領養,不棄養」
「浪浪別哭」以實際的作為,來讓這些口號不只是口號,
在這裡,所有的動物都是「浪浪」而來。
遺棄、剛出生、找不到主人,都是他們身為浪浪後面的故事,
同樣的,他們也在這裡等待下一站的歸屬。
有別於政府單位的收容所與民間機構,
結合寵物中途之家的咖啡店,
是用一種更溫暖與生活化的方式,來讓你們認識這些浪浪。
鐵欄杆與圍欄的距離,太冰冷也太遠,
好好的整理好他們,就像自己家裡的寵物,在自己開的店裡晃晃,
這不就是最自然的方式來確認我們是否彼此合適嗎?
一樓活動的兩隻狗,二樓蹓躂的三隻貓,
是「浪浪別哭」考量店面空間所能容納最多的浪浪數量。
「斑斑來這邊才第二天而已就這麼乖,如果一直找不到主人想帶他回家怎麼辦?」
「那他就會是我們的家人一直在這裡陪客人呀!」
不絕望,而是充滿希望
這裡不是瘋狂到只剩十二天可活的絕望地,
而是透過喝杯咖啡的時間,
親自與浪浪們的互動,來確認你喜不喜歡他,他喜不喜歡你,
再好好認真思考你們有沒有機會成為家人。
這裡聞不到悲慘的味道,也聞不到對於收容所既定印象的髒亂味道,
乾淨,清潔,讓你沒有壓力地走進來認識他們,
像是回到自己奶奶家一樣溫馨、溫暖、安全感。
找尋浪浪淚滴貼紙
「浪浪別哭」目前在計畫,未來希望串聯響應此項活動的店家。
以後如果你看到這個水滴貼紙,貼在店家外牆上,有兩種可能:
1. 我們家店面的寵物也是浪浪唷!
2. 我們家也是跟「浪浪別哭」一樣,歡迎你走進來認識浪浪們,讓浪浪有機會可以跟你成為家人。
對於領養浪浪的人與參與此項計劃的店家,
Allen 與夥伴們已經制定一套方法來協助與評估,
畢竟沒有人想當那個不適合的家人,
也沒有哪隻浪浪想當被退養的那隻浪浪。
浪浪別哭本月一日才剛開幕,
當天即有很多愛心民眾紛紛送來物資或贊助資金。
在這裡每筆消費金額的 3%,都將捐給流浪動物,
除了點自己的咖啡與餐點,
你也可以點一份專屬於浪浪們的食物。
斑斑,下次我不想看到你了。
第一天推開門,是斑斑熱情地搖著尾巴歡迎我。
但如果未來你去了好幾次,發現每次推開店門,
前來歡迎你的浪浪都不是同一隻,
希望你不要感到悲傷。
反而是要打從心底為浪浪們感到開心。
因為他們已經有自己的家了。
(2022/12/9 更新資訊)浪浪別哭已經搬家了!
舊店址:台北市中山區華陰街 24 巷 3 弄 7 號
新店址: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北路 9 巷 13 號
營業時間:12:00-21:00
同時在台中和台南也有分店囉!
台中店:台中市南屯區干城街 214 巷 1 號
台南店:台南市忠義路二段 83 號
詳細資訊請洽:浪浪別哭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