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和禪寺&鐘樓
- 作者:時刻編輯
- 發佈時間:NOV 24, 2013

臺灣,這塊被日本統治過的土地,有著許多古老的寺廟。
不過隨著臺灣光復後,許多在日治時期修建過的寺廟,其上的昭和字樣都被如此破壞,形成一種特殊的畫面。
就如同萬華406廣場上的西本願寺遺跡,隨著日本的撤退,一些當年來臺弘法的日本宗教寺廟,也在都市開發的過程中被破壞或遺忘。
在臺北市中心,中正紀念堂附近,被列為古蹟的東和禪寺鐘樓就在人來人往的林森南路上一角。
本名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的東和禪寺,是日本永平寺和總持寺兩大本山的別院。
當時只開放給日本人參拜的大殿,在臺灣光復後,一度被違建所包圍、佔用的大殿,最終遭到拆除變成了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只有鐘樓,在文化人士的努力下,以古蹟的形式保留了下來。
貌似城門的鐘樓,在整修過後成為了鋼筋混凝土建物,不過仍然保留了舊時木造結構外型。
鐘樓周圍則是有著石板步道與草皮,一旁由石頭堆起的石宮燈,每個造型都不同,添增了點趣味。
而在鐘樓斜後方,本來當時是為了吸引臺灣人士參拜,在本殿一旁所建的觀音禪堂,則是變成了現在的東和禪寺。
走進擺滿花卉的東和禪寺,寧靜三合院式建築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不過卻也讓禪寺顯得更為莊嚴肅穆。
而一旁則是有著地藏王菩薩與四大天王的雕像,帶著毛線帽的地藏王菩薩,又讓雕像更多了份親和力。
繁華街道一旁也有著古蹟,逛完中正紀念堂不妨過來看看日本禪寺所留下來傳統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