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態度|從觀光客到深度旅行者,找到旅行的另一種姿態作者:ZoeyK發佈時間:MAR 1, 2017體驗態度旅行幾年前,中了自助旅行的毒,從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變成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一張單程機票,一個大型後背包;不斷下榻的青年旅社,不斷更動的行程;有限的網路data,以及總是搞不清楚的零錢貨幣,都變成旅行的基本元素。儘管轉機的等待時間,都是八小時起跳,我依然能享受這番舟車勞頓帶來的痛與快。像是仗著年輕,任性的不按牌理出牌,路途中的未知與繁瑣,也從沒令我卻步,反而自得其樂地遨遊在這股傻勁裡。然而2016,我因緣際會的到不同的城市居住,第一站是紐約,這一去,也去了好幾個月。雖然飄洋過海,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旅行,但是到了另一個城市,不管是讀書、工作還是探訪親友,這類需要「定居」的旅程,和搬家或是住在台北,又有什麼不同?沒了當背包客時的刺激與動容,反而像是把原本朝九晚五的無趣生活,搬到另一個陌生的城市,腎上腺素也從一開始知道要去紐約的最高點,直直降至冰點。記得在紐約時,住在布魯克林的一戶小公寓,為了交通方便,也選擇住得離地鐵近一點,伴隨的"好處",就是地鐵經過時的轟隆巨響,每晚躺在床上,都會讓我想起台北老家,比肩繼踵的房屋設計,街訪鄰居的八卦祕辛都聽得一清二楚。在那個時候,我都會特別的想家。久而久之,紐約與台北的共通點越來越多了,因為在某個地方生活,開始與周遭的環境、社區有所互動,生活步調慢了下來,也開始有空閒留意身邊的小事,是喧鬧也好,清幽也好,就像住在台北,心情好,看陰天也美;心情差,看晴天也倦。它不像熱血的背包旅行,無時無刻都是高昂愉悅,這就是你所居住的城市,時而痛恨,時而熱愛。離開紐約後,我又陸續以深度旅行的姿態,到美國其他城市待了一陣子,沒有當蜻蜓點水的打卡網美,也略過眾所皆知的觀光景點,選擇用一種當地人的生活風格、步調,品味那個城市、鄉鎮帶來的甜與澀。儘管是瘋狂奔放的紐約,還是充斥著街頭藝術的舊金山,生活終究回歸到一個共同的面貌,早上的咖啡還是要喝,晚上的瑜伽還是要做,我發現旅居,是很微妙的保留著自己,卻又以當地人的視角,體驗他們的生活。如果說,觀光像好萊屋特效片,那深度旅行,就是那種看了會覺得「這導得不是戲,而是人生啊!」的劇情電影。沒有絢爛驚奇配完美大結局,但幕幕都是再真實不過的生活點滴。隨波逐流的浪人,放慢腳步,成為深度旅行者,在平凡小日子中,發現小小的確定的幸福。那種好似家的溫柔,真的和觀光與背包旅行非常不同。旅行精彩的回憶,總是綻放得特別耀眼,而定居在某處,雖然比不上那般轟轟烈烈,但那些只有你曉得,只有你懂的大小事,卻是餘韻繚繞、無可取代的。如果要問我,去年在旅行生涯上,到底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從華麗的Moment,變成更有溫度的Life chapter,這一點一滴,可都是感情呢。2016的海外漂流記,雖一點也不漂流,但也因此,學了一種新的詮釋旅行的方式。充滿挑戰與想像的背包旅行 v.s 樸實溫暖旅居人生,你喜歡哪種呢?文中提及景點資訊時刻旅行總部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 143 號 12 樓電話:(02)2517-7796 官網:https://tripmoment.com/推薦閱讀日本・滋賀|MIHO 美秀美術館,躍然紙上的世外桃源,閱讀就從旅行開始日本・東京|帶孩子的好去處:小小職人、機器人科技、 專屬微縮模型、忍者體驗 寓教於樂景點 4 選2024 香山濕地藝術季「海放時刻」探索山海之間,還可參加一日風箏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