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輩屏東人的記憶裡,台糖糖廠園區,經常是幼年第一次遠足的回憶,舌尖上是枝仔冰的沁涼,目光望向圍牆的另一端,那兒彷彿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禁地,小小的腦袋瓜轉呀轉,也轉不出曾經風光一時的製糖廠榮景,那創造了無數工作機會的黃金年代,隨著產業轉型和光陰流逝,沒落了、廢棄了,與這座城市逐漸脫節。這片土地荒置多年,在相關單位歷經多年的努力下,蛻變為嶄新的親水綠帶「屏東縣民公園」重見天日,佔地約 20 公頃的水岸廊道,首創全台獨一無二的地景式融合遺構,於 2021 年 2 月 5 日正式開幕,一舉成為屏東觀光遊憩新亮點。
1950 到 70 年代是台灣糖業的黃金時代,屏東在日治時期曾是東洋產能最高的糖廠,是台灣賺取外匯的主力,經濟起飛的那一面亮麗而風光,1909 年成立製糖廠、1977 年轉為紙漿廠,將製糖產生的蔗渣再利用,當年火車不斷進出的熱鬧,蔗糖送出去、蔗渣運回來,在此地進行加工,因此留下了水池、地坑、軌道、斜坡、輸送帶等處理紙漿工程的結構體,同時也留下了工業廢水和家庭污水排放的環保問題,紙漿廠於 1994 年關廠,象徵著一個產業時代的結束。
屏東共有三大河流:高屏溪、萬年溪和殺蛇溪,流經市區的萬年溪首先進行整治,而位處工業區的殺蛇溪就沒有那麼幸運,在整治污染嚴重的殺蛇溪過程中,意外挖出多處紙漿廠遺址結構如一片下凹式空間和 5 處污水處理的水池,為了保留原本的樣貌,縣府決定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將歷史融入生活,讓舊與新同時並存與和諧共生,循著紙漿廠原有的工序邏輯,沿著殺蛇溪沿線,打造全台獨一無二的地景式融合遺構。
從台糖舊倉庫、五分車路徑、廢水沉澱池、鐵軌、紙漿廠地坑區、紙漿廠倉庫,儼然是一條清晰的糖業發展路徑;將地坑規劃成民眾可走入的地下空間,保留地基的斑駁牆面和牆上模糊的標語,並建置了此地的舊模型,讓民眾從地景變化中感受古今變遷。
將曾是處理污水的水池遺址規劃為 5 處不同的遊憩點,分別命名為:雙園遊憩、秘境花園、在水一方、地景劇場,提供給親子遊戲、野餐散心、拍照打卡和表演舞台等不同功能,沿著殺蛇溪畔欣賞落日美景,曾經塵封許久的廢墟搖身一變長出了截然不同的樣貌,在全新的詮釋裡窺見歷史的脈絡。
同時,殺蛇溪沿岸的高壓電地下化工程也正在進行中,未來,將持續淨化屏東天際線,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讓更多人看到,屏東真的不一樣了。
延伸閱讀:
屏東霧台・神山部落|走逛岩板巷,吃山芋小米吃山豬肉,體驗產地與餐桌零距離的「部落廚藝學校」
屏東・禮納里部落|Saabaw!大家好!歡迎來到「脫鞋子的部落」與土地共舞,吃原民美食體驗文化
「 天啊,快要來不及了!!」趕時間的時候,精神會處於一個極度緊繃的狀態,當別人只要稍微煩你一下,理智線就可能因此而斷…
台北車站是台灣最大的交通節點,也是台北延伸前往其他地區的起點,複雜的交通網路不僅帶動了都市發展,也連帶的帶起了周邊的…
如果來台北沒有走一趟大稻埕,就跟你去台南不走老街,去新竹不吃米粉,去日月潭不喝紅茶一樣奇怪啊!(誤欸逗,這樣說是有點…
台南的夜間景色其實是體現出另一種的人文風景之美 ◦ 入夜後,華燈初上,人影交織,城區內的百年巷弄與廟宇亮起點點燈光, 整
「 天啊!我到底該往哪裡走?!(怒) 」通往桃園機場捷運的指標各處都有,是不是眼花撩亂到讓你快崩潰了?(恩,我崩潰了…
身為台北人後山的陽明山,是許多人假日踏青族的最愛。除了一年四季均可賞花外,還能至步道走走感受大自然,最重要的是還能泡溫泉紓壓。從靜態到動態一併包辦,這麼一座萬能的山,你怎能不愛它呢?喂,假日別待在家裡追劇了,偶爾出趟小遠門,搭公車一路遊,讓大自然來好好療癒身心吧!
「還有 20 分鐘,從台北車站/公車站走到台北轉運站應該綽綽有餘吧!」一邊這麽想著,一邊迷失在轉運站周邊複雜的路線裡,幸…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